一個領軍人物,能在幾年時間內就帶出一支頂尖團隊,憑借超凡的創新能力,贏得國際醫藥巨頭青睞,成為推動中國生物醫藥技術創新的一面旗幟。董增軍和他就職的美國 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CST)公司的成長故事,已經成為一個創新傳奇。
董增軍,1964年10月出生河北省石家莊,1991年11月年獲得中國協和醫科大學(現北京協和醫院-清華大學醫學部) 獲得碩士學位,2001年獲得Tufts 大學 Fletcher 法律外交學院碩士學位,2016年6月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F任美國CST公司亞太區總裁兼中國公司總經理,全球副總裁,武漢大學醫學研究院客座教授,麻省理工學院上海校友會董事,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常務理事,中國細胞生物學會院校-企業創新創業聯盟共同主席。之所以可以取得今天的成就,不得不歸根于他在生物科研領域的堅持不懈。翻看其個人簡歷便知,無論是他的學習經歷還是工作經歷,他都與“生物科研”這四個字息息相關。
董增軍師是我國免疫學奠基人之一,他曾先后加入美國千禧制藥公司從事新藥研發,美國財富500強BD公司主持免疫產品市場商業化。90年代初赴美深造從事細胞免疫、進化、缺陷,關節炎模型等研究,文章發表在美國《Journal of Immunology》《Infection & Immunity》《PNAS》等著名專業學術刊物上,CST中國成功經驗也被寫成復旦MBA案例予以交流學習。之后幾年,在董增軍的領導與指揮下,CST中國亞太區業務迅速增長,一度超越日本、歐洲分公司,成為美國之外全球業務最大市場。他也因此斬獲2017年第一屆“CST全球總裁獎” 的殊榮。
為了推動科研成果轉化成臨床應用,董增軍利用其醫學專業背景和多年生命科學行業的研究與上海交大醫學院上海免疫學研究所合作,于2017年4月成立了“精準醫學戰術合作中心”,并首次提出推動個體醫療發展。
2017年11月,作為全球領先的高品質抗體、試劑盒及服務的供應商之一,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 (CST)宣布其中國總經理董增軍先生當選為中國細胞生物學學會(CSCB)院校企業創新創業聯盟首任共同主席。該聯盟旨在推動科研發現向臨床應用轉化。
2018年9月,第七屆“CEO峰會”在太原舉行,董增軍就“科學引領創新發展”為主題,提出了如何將大數據應用在生物醫學和醫療領域的新思路。董增軍所提到的大數據已經應用于醫療領域,可以直觀通過對比正常人與癌癥病人之間的蛋白族群變化的數據,做出不同的診斷和治療。這一新思路的提出為治愈癌癥患者在治療方面開辟了新道路,真正意義上將中國醫藥創新技術融入到現實生活,推動中國創新創業的發展。
董增軍的成功之路坎坷、艱難且又漫長,他的成功絕非偶然。功成名就后的董增軍,身兼數職,也絲毫沒有一絲怠慢。他曾公開表示“今后仍將扎根生物科研領域,并努力推進科學發現轉化為實際應用以造福人類。”
中國生物醫藥界的領軍人物的稱呼對于董增軍來說,實至名歸。盧梭曾言“成功的秘訣,在永不改變既定的目的”。這句話用來形容董增軍的成功之路再恰當不過。因為他就是那個在生物科研領域不會停止腳步的人。